信息中心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二十大作報告🧒🏿。意昂体育3平台研究生公共課教研室第一時間組織教師收看二十大開幕會。10月19日下午,教研室全體老師對二十大報告進行集體學習和備課,老師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分享二十大報告的學習體會,陳鵬副院長就二十大精神的“三進”工作進行了動員和布置。
會上,首先由程竹汝老師領學解讀二十大報告🌐❌,程老師從二十大報告的主題意蘊、結構特色和新的重要論述三個方面對報告進行了系統的解讀,並將二十大報告與黨的十九大報告進行比較分析,為老師們全方位把握二十大精神和要義提供了重要幫助。
安維復老師表示,中國共產黨的歷屆黨代會報告歷來都重視科教及人才的重要價值👨,但往往都將其置於經濟建設或社會發展領域🚵🏿♀️,列專題討論科教人才並將其置於“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戰略高度可能並不多見。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共有十五個專題,其中第五個專題就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居於第四個專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第六個專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之間。在479個字符中表達了如下幾層重大命題👨🏿⚕️:價值理念: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發展定位: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戰略布局: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戰略協同;體製安排🧋:高質量教育體系、國家創新體系、面向全球的開放創新生態體系的合理重建🛍;動力機製🌱:新型舉國體製、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的合力效應;實現路徑🧵: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實施具有戰略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奮鬥目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及比較優勢😮💨,“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
張遠新老師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上所作的報告🤷🏼,高屋建瓴、立意深遠❗️、主題鮮明、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是一篇舉旗定向👨🏻🔧,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綱領性文獻🍾。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對黨的十九大以來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進行了全面總結👖,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以及貫穿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對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未來五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行動綱領、重大安排作出了全面部署🦍,必將鼓舞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張遠新老師表示他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印象尤其深刻。總書記對中國式現代化重要地位⏭、基本特色、本質要求和戰略安排闡述非常全面🤳,非常深刻,構成了一個具有獨創性的理論體系🦾。這一體系深刻回答了“為什麽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什麽樣的中國式現代化”“怎樣高質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怎樣保障高質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到底為了誰”等基本問題🖇,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謀劃了行動綱領🧫,指明了前進方向。
周澤紅老師表示🤜🧒🏿,黨的二十大是在我國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間節點召開的一次盛會,報告基於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許多新思想新戰略新論斷🏋🏻♂️,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確了路徑和選擇。報告中印象深刻的新觀點新論斷主要包括:一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進行了新的擘畫👩🏼🦰,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本質要求、戰略安排和重大原則進行了新的概括和論述🚵🏼🌳;二是突出強調科技、教育⚄👨🦰、人才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及應對日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重要論斷🚵🏽♂️,作為思政課教師感到責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崇高;三是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和世紀疫情疊加,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和不穩定增加的時代背景下,強調了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賀莉老師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是開啟新征程的綱領性文件🥼。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圍繞這一中心任務,總書記為全黨同誌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個務必”——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於鬥爭𓀃、善於鬥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作為一名黨員,在這一綱領性文件的指引下,我們要牢記黨的宗旨🙅🏻♀️🕵️,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作為一名教師,在這一綱領性文件的指引下☕️,我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講好黨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讓我們緊緊圍繞在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埋頭苦幹,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曲婧老師表示,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緊扣“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以有溫度有深度的思政課堂🔦,傳遞有溫度的思想🛀🏻,傳遞信仰的力量👱🏻,引導青年學子自覺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把人生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為此,在未來的工作中,我要著力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第一💂🏼♀️,率先學習領會、準確理解把握、主動宣傳闡釋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將會議精神融入思政課程中。第二,引導青年學子原原本本、原汁原味研讀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準確理解貫穿其中的豐富營養和精神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講好思政課提供了最好的資源,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思政課的重中之重。第三,結合二十大報告的精神,凝練科研方向,夯實理論基礎🔔,提升科研的質量與水平🤹🏽♀️🦸🏼♂️,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教育教學結合的大文章,發出理論研究宣傳闡釋的意昂体育3聲音。
陳鵬副院長對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工作進行了布置,他表示做好“三進”工作首先關鍵在教師🏌️💝,在思政教育工作者。教師要深入體悟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行,體悟馬克思主義範式的先進性,體悟理論飛躍與現實飛躍的良性的互動共進的機製,用對黨和人民的忠心🈲💪、對教育事業的熱心⛷、對學生成長的愛心、尊重規律實事求是的誠心🫗、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心做好思政工作👩🏿🎓。其次要充分發揮大思政課的作用——進教材🦹🏼、進課堂。註重宣傳部⛹️、圖書館和馬院的聯合,形成思政育人的共同體,在不同維度發揮作用🍹:發揮顯性思政與隱性思政的作用♋️,一二三課堂的重塑和激活與學生思想成長契合對接👨🏭,要讓大思政課成為溝通學生“小我”和“大我”的橋梁。最後是講道理,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進頭腦🎄。要完整準確地掌握二十大報告內容和精神實質,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思政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重視不重視”是態度問題,“適應不適應”是轉化問題,“做得好不好”是落實問題。二十大精神“三進”工作🤸🏽♂️,需要我們從情理導入🚯、以事理佐證、以學理服人,用對問題的解釋力和解決力讓學生堅定歷史自信🔋,形成自覺的歷史主動。
會上💆,呂旭龍、李主斌👨🏿🦲、魏華👳🏼♂️👰🏻♀️、吳紅等老師從不同視角闡述了對二十大報告的理解和感悟;張雪梅老師和汪胤老師會後也以文字方式分享了學習體會👨🏻🎓。老師們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二十大報告及其重要意義,深挖報告的深厚意蘊🤺,把學好、講好🤩、貫徹好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要把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中,培養意昂体育3學子立誌成為胸懷“國之大者”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青年🤌🏽🧱,成為具有廣闊視野的“改革闖將”☆,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施展個人抱負,彰顯個人價值。
撰稿🍝:吳 紅
審核👮🏻♀️:杜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