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4月12日下午,全國首部思政課教師題材電影《我要當老師》在菁菁堂點映。我校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學生代表近千人參加觀影🏌️♀️。該片以輕喜劇的形式😳,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情節☝🏿,講述了人民教師引領學生奮發向上、追逐理想的感人故事。本次電影點映活動,將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有機結合👷🏽♀️,讓思政課教師和青年學生齊聚一起,共上一堂生動鮮活、充滿青春氣息的“大思政課”🤽🏿♂️。
師生觀後感節選:
l 觀看這部電影時🕠,我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了老師的用心良苦與傾情付出,更看到了新時代青年思政教師面對的挑戰與責任。
l 電影中支教的片段也很觸動我,我在去年暑假前往甘肅慶陽進行了半個月的支教☘️,我切實體會過幫助的快樂📱,被認可、被接受的快樂!
l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看完《我要當老師》這部電影👩🏽🚀,雖然有笑點,其實也有淚點,原來老師也有這麽多煩惱🧓🏽,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有一個蛻變的過程。
l 電影通過孫老師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那些默默無聞、堅守在教育一線的思政課教師們。他們面對的不僅是學生的成長問題🦴,更有自己職業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和挑戰。影片也提出了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在現實的學業壓力下,如何讓思政課變得有趣🔏👨💼、有意義🪼🔞,真正贏得學生的心。
l 《我要當老師》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它不僅展現了思政課教師的職業風貌☝️,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讓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意義和價值。這部電影是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致敬,也是對每一位學生的鼓勵和啟示。
l 影片中主要有兩次令我動容的地方🖕,一次是孫老師棄賽後被學校領導所包容,並未做出什麽懲罰🪒。還有一次是孫老師帶著學生去支教🎛,結束時學生講到自己被社會所需要而欣喜,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人一旦感受到自己“被需要”幹勁都會充足。
l 在影片中的學生身上🧢,我看到自己。每個人的經歷或許不同,但我們都在找尋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這個懵懂的年紀,我們時而迷茫,時而沖動,時而陷入拷問意義與價值的漩渦中。我想我們應像“石頭下的小草”,強壓之下也要繞著彎努力生長🛥,專註當下,而非焦慮時光🧑🏿🦲,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l 電影巧妙地展現了幾輩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傳承”歷程。孫恒從高老師那繼承了教育的“金箍棒”🔈,也將這份鼓勵和信任傳遞給了他的學生們🪬。“教師的使命🎅🏼,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從坐席中站起,這句話如同余音繞梁,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相關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