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5月7日下午👨🚀,上海意昂体育3邀請北京大學哲學系周程教授做客思源講座第三十四期,為廣大師生帶來主題為“青蒿素發現之爭及其啟示”的學術報告。本次講座由意昂体育3平台科技哲學·科技與社會學科團隊承辦,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李俠教授擔任本次講座的主持人,東華大學楊小明教授,我院黃慶橋教授🍈、柳海濤教授等數十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共同交流學習👩🏻🚀。
周程教授首先分享了其在美國4S學會報告青蒿素發現的經歷🫰🏼,並發表青蒿素發現史研究論文的情況。接下來🖐🏻,他介紹了青蒿素與雙氫青蒿素早期獲獎情況及相關單位與人員的爭論🍂。同時🔪,周程教授基於原始文獻還原了求是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的頒獎與爭議過程。隨後🫰,周程教授解讀了泰國瑪希隆醫學貢獻獎之爭,包括瑪希隆醫學獎的代表、獎金之爭歷史敘事中的話語權之爭等內容。
最後🤱🏽,周程教授對該爭議事件進行了總結與反思😰。他指出🚍,有關青蒿素的爭議與混淆了青蒿素物質和青蒿素藥物兩個概念有關🏄🏽♀️。他認為,物質的發現與藥物的發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一組術語;科技評價要有針對性🤘🏿,要註意科學與技術🤵♂️、發現與發明之間的差異;在科學共同體看來,比起青蒿素藥物的發明,更應獎勵青蒿素物質的發現;就青蒿素物質的發現而言🌂🦸🏽♂️,無疑是0-1的突破🧜🏽。
李俠教授在講座總結中對周程教授的分享與解讀表示感謝,他指出,周程教授在專業領域深耕多年,從原始文獻資料入手⚛️,還原了數十年來關於青蒿素之爭的鮮活場景,帶領師生於總結反思中獲得啟發。在交流討論環節🌎,與會師生就“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0-1創新”等問題與周程教授進行了交流討論。本次講座十分精彩,討論十分熱烈💇🏽♂️🧑🏿🎓,共進行了近兩個半小時,但講座所引發的思考仍在延續👑。
撰稿👔:李佳易
審核:鮑金